论坛)镇迄今为止开发规模的楼盘项目,2008年后频繁出现众多的负面信息:房屋质量问题、业主集体退房事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该楼盘还多次被当地职能监管部门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
实际上,利澳花园在全面爆发出问题之前,曾经多次寻求过与深系开发商为代表的外来房企合作,企图输血自救,然而利澳花园自身重重问题和不成熟的自救之路,却将它推向资金链断裂的深渊。
时间回到2010年12月23日。在铺满鲜花的演讲台前,东莞利澳地产董事长崔志光西装革履,拿着自己攥写的讲稿,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从其口中缓慢淌出,言语淡定:“利澳花园在以往业主维权中的一些做法让业主对利澳地产产生了不满,我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断地自我反思,用我的真诚打动他们,希望业主们能叫我一声崔老板,或者老崔。”
东莞市利澳花园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为东莞市沙田镇齐沙村,备注信息表明,该企业还有合作方———崔冠荣、东莞市利澳实业有限公司。网上查询到的信息还显示,利澳实业主要经营园林绿化、加工五金杂件、米面制品、服装等。多重信息显示,无论是利澳地产和利澳实业,法人代表、对外的董事长都为崔姓。有沙田知情人士透露,利澳公司为家族式经营。
而当时作为出面人向业主交待的崔志光,也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大学学历,从事建筑施工和房地产开发20多年,自己的履历上写着“在沙田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亲和力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地位。”
对外发布的主题有两个,一是开发商“直面业主维权”并承诺,利澳花园整体大确权已基本完成,原购房业主的关于房产证逾期办理的历史问题可在次年(2011年)5月解决。崔志光还称,目前开发商方面成立了利澳业主维权小组,为业主解决前期开发的各种问题。有关楼房工程质量的问题会按业主要求重新维修至业主满意为止。
发布会另一个主题,对于业主和楼盘来说也是“利好”———富通集团的“全资公司”富通聚盈将正式进驻利澳花园,与原开发商合作开发利澳花园剩余约45万平方米的用地。而新进入的富通公司将为后续项目全面包装和调整规划。于是新包装的推广案名为“狮子洋1号论坛)”,包括园林、建筑风格都将重新规划。不仅如此,包括富通聚盈、平安银行、广东发展银行还将为该项目联合授信8亿元。
为什么利澳会拉上“富通”进行合作?知情人士表示,利澳长期的负面信息对其有不利影响,而想借“富通”的品牌重新树立市场信心,并且富通品牌相对是个“担保”,可以向银行和金融机构争取到融资贷款,重拾烂尾楼。
然而当时发布会现场,富通集团副总裁王家国也参加了会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富通聚盈”进入和参与狮子洋一号项目是富通在尝试“品牌输出”,也相当于走合作开发路线。
知情人士称,富通在东莞一位业内“老行尊”的牵线下,双方组建了“富通聚盈”公司开始与利澳合作,作为代理公司为利澳花园后续产品由其代理销售。之后,富通单方面“撤出”,该团队就仅以广东凯盈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代理公司,而在去年年底,凯盈也撤出利澳花园“利澳也还欠下一笔代理费没有结清。”
南都记者致电富通集团总裁黄文,追问之下黄文并不否认最初与利澳花园的“合作”,“我们前期的确还为他们的物业做了顾问”,却否认了“富通聚盈”的存在,黄文表示,在谈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不一致条件,“包括他们给予业主的承诺,销售都有诸多的问题”,黄文坦承,开发商与业主法律关系复杂,而本身利澳也有许许多多历史问题久久未能解决,这些都成了双方合作未能继续的阻滞。
在网络搜索利澳花园时,南都记者意外在百度文库上搜到一份“融资申请报告”,落款为“东莞市利澳花园开发有限公司”,落款时间为2012年2月1日。
通读报告后南都记者发现,该报告在为利澳花园拥有一线海景资源的产品“海立方”项目申请6亿-10亿元的融资。“董事会会议决定以资产抵押或股权质押的方式向金融机构融资6亿-10亿元人民币全部投资于海立方……但是由于春节期间销售不佳以及上述融资手续迟缓,导致‘失算’缺少2000万资金,为解决工程队部分工程款及新一轮销售宣传的需要,同意以综合验收并已确权正在销售的部分住宅及车位网签作抵押”。报告还自称利澳公司“股东实力雄厚,财务稳健”。同时在该报告内并未明确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不过这份融资申请并未能得到利澳花园开发商的证实。
更让人有意外发现的是,报告中还表述,“最近万科集团主动邀请‘海立方’项目加盟,拟将‘海立方’项目植入起品牌元素,派入执行团队使用其完善的开发方案对接项目施工管理、物业管理、宣传销售等。”申请当中自称的“万科邀请加盟”的说法也未有其他佐证。南都记者向东莞万科求证后得到回复,万科与该公司未有接触。
7月21日上午,至今没能收楼的近50名业主来到沙田镇政府信访办,要求政府出面帮忙解决收楼问题。8月1日上午,近60名业主再次到东莞市政府办公大楼门前,向市政府有关部门表达诉求,要求尽快解决利澳花园交付问题。
业主们同时要求解决因为开发商“跑路”而留下的物业问题,以前小区保安至少有70余人,现在只剩下不到20个人。除了保安数量锐减外,小区电梯也经常出故障,垃圾也没人及时清理。近段时间来,小区内频繁发生入室偷盗事件,业主们表示因物业服务太差,现小区入住业主打算选出 代 表 ,成立新的业委会,在合适的时候 重 新招标,换一家 物 业 公 司进驻小区服务。
沙田宣传部门表示,位于沙田镇齐沙村的利澳花园疑因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资金紧缺情况,以致部分正在开发的商品房不能如期交付给业主使用。
沙田镇司法分局局长黄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利澳公司的股东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没有规范管理,目前该家企业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状况,资金链严重断裂。“这个楼盘到目前为止肯定是烂尾的,”他表示。
南都记者从市房管局网站查询了解到,目前利澳花园海云轩9幢未销售的20套房产已被锁定为“不可销售”,房屋状态显示为“已查封”,这批住宅涉及“已查封”的住宅面积有1430.55平方米。南都记者日前以业主身份咨询东莞房产管理局相关科室表示,“已查封”状态的意义,就是表示被法院查封,“法院判决和执行书发到我们这来,我们就协助执行而锁定为‘不可销售’的”。
“初步估计企业债务至少以亿元计算。”黄亢表示,目前沙田镇相关部门正和有实力的开发商联系,希望能尽快找到有实力的公司接手利澳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
沙田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沙田镇委、镇政府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推动资产重组;同时,对利澳花园公司资金实行全面监控,由镇司法部门先期研究破产方案,并向市委、市政府申请变更利澳花园的项目审批,使利澳公司债权债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如果最终无法找到合适的公司接手利澳公司的资产重组,沙田镇将协调有关债权人或债务人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启动企业破产程序,在法院支持的情况下,依法依规解决,限度地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沙田镇镇委委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还没有企业同意接手利澳公司的资产重组。只有北京某福有限公司作为利澳公司的债权人之一,并且曾有合作经历,有意接手利澳公司资产重组。8月7日,南都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电话了解进展情况均未果。
沙田宣传部门给予南都记者的回复显示,“经初步调查,利澳花园疑因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开发商出现资金情况。”
众多业内人士接受采访表示,出事的利澳花园仍为个案,不能以个体推论全体的逻辑去理解,而且与近两年市场调控的影响不大。
南都记者在珠三角摸查和了解,发现在本轮调控中并没有出现如利澳花园这种大规模的楼盘烂尾和开发商跑路事件。
知情人士称,“道听途说”利澳花园在08年就被爆出办不了房产证的情况,所涉及的是利澳花园最早期的1期的单位,“办不了房产证原因很多,跟房屋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能简单理解有资金问题,但环环相扣的联系也不能撇开。”
东莞市中原地产市场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回忆,东莞很长时间未有付出水面的商品房烂尾项目,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由97年金融风暴后黄江的一个楼盘项目出现烂尾,而后也经过本土一家房企重新盘活。“更大规模的烂尾确实没有听过了。”
车德锐表示,08年以后东莞市场仍在经历上升期,开发商资金情况较好,市场更未出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经历了08年以后东莞地产商已经有了经验教训,目前来说东莞并没有出现明显有资金问题。该开发商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后续影响,跟调控关系应该不大的。”车德锐分析,经历了08年以后,09年市场开始回暖开发商得以出货和回笼资金,东莞开发商普遍的资金问题都不大。而如今在2010年的大市调控后,东莞也仅有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出现了短暂的淡市,很快良好的市场行情都能让开发商渡过资金难关,市场也不至于悲观到开发商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东莞的行情一直比较稳定,而且还是上升期的阶段。如果行情不好,这两年外地开发商也不愿意进来了。”
不仅仅车德锐的一家之言,不少品牌开发商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不对该开发商的个案做评论,但对东莞整体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并不大。“还是看好前景啊,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一名不愿意具名的开发商人士表示。
东莞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骏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行业的确出现了不少工程问题,而导致的楼盘出现不同程度施工和房屋质量出现明显不合格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这两年出现楼盘质量而业主维权的情况也不少。”
而目前市场刚开始回暖,开发商为了赶工程节点而没日没夜地在动工赶工,“工程速度那么快,质量能有多大的把握呢?”车德锐表示,受到承建商资质、体制,尤其是层层转包的影响,工程和整个行业也呈现出混乱的状态,而近年来无论是材料和人力成本都在上升,房价则受到调控平抑,导致了开发商整体利润空间的下滑,所以偷工减料也更加普遍。“感觉该楼盘是质量问题和施工单位问题率先引起的,所以鉴于目前行业的现状,对其他各项目都有很重要和必要的警示,这种影响环环相扣,也是对开发商品牌的影响。”车德锐表示。